内容 粉丝集资游走灰色地带
《偶像练习生》与《创造101》的热播,再次让全民造星站上风口浪尖。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进入《创造101》最终决赛的22名选手中,有9位集资金额超过百万元,截至决赛当日,其公开集资总额超4000万元。
而比赛虽然落幕,各家粉丝为偶像应援而集资的帐目,似乎还并未算清。
据了解,在《创造101》结束当晚,豆瓣、微博等平台就已经出现了对集资去向的质疑,甚至有人称,某选手“粉头(粉丝团的头目)卷款跑路喜提海景房”。
“粉丝集资”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。
购买生日礼物,帮助广告宣传,支持慈善公益……当下,很多粉丝为偶像聚“人气”,纷纷开展“集资应援”。然而,由于流程不透明、款项管理混乱,一些“粉头”借集资之名行诈骗之实,甚至携巨款消失。对此,制度监管与公共监督一时还没跟上,让粉丝集资处于某种灰色地带。
法律专业人士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粉丝集资被看作是个人自愿的捐赠行为,法律本身并不禁止,但问题的核心在于集资发起者的目的及资金管理,可能会涉及诈骗、侵占、集资诈骗等刑事罪名。”
受事件负面影响,最近选秀节目出身的明星都不能上电视台节目,偶像练习生的几位成员也因此被取消了节目录制计划。
近年来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粉丝经济不断壮大,“集资应援”出现了新的运营形态,其中衍生出的各种问题亟待监管规范。经历过共享单车、外卖、电商网购等新业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我们更加清楚,如果对新模式、新业态产生的新问题视而不见、见而不管、管而无力,就会被问题甩在身后。换句话说,新生事物从野蛮生长走向成熟发展,良法善治是保障,监督管理是催化剂。
在互联网这棵大树上,新模式、新业态的长势越是欣欣向荣,就越要创新监管方式。把握节奏和关键,洞察市场和趋势,以监管之剪剔除那些歪枝烂花,才能让新模式、新业态更好服务于人民、契合于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