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面分析
本周一,沪深两市惯性低开并延续探底走势,沪指收盘下跌1.29%,收报2705.16点,险守2700点关口;深市三大股指再创新低,深成指大跌2.08%,,收报8422.84点,日K线罕见九连跌;创业板指重挫2.75%,收报1440.80点。两市合计成交2911亿元,行业板块涨少跌多。
盘面上,仅银行、电信运营两个行业小幅上涨,农药兽药、交运设备、国际贸易、有色金属、食品饮料、纺织服装、交运物流、化纤、医药制造等行业跌幅居前;题材概念上,钛白粉、美团概念、海绵城市、上证50、可燃冰、国产软件、指数产权等较为抗跌,高送转、上海自贸、草甘膦、进口博览、生物疫苗、猪肉概念、共享经济、滨海新区等概念表现较差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统计显示借道沪深股通的海外资金,已连续5周净买入A股,外资加仓中国成为共识,这于当前国内市场的悲观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大盘分析
小编认为,前期大盘形成短暂脉冲性反弹之后出现缩量下跌,这表明场外增量资金未能持续入市,存量资金博弈无力维持强势的市场,最终下跌属于必然。究其原因,除了外部政策环境的持续恶化和不确定性不明朗性会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风险,内部原因更是挫伤投资者信心的因素;股市重融资定位依旧未有实质性的改变,而在熊市背景下,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继续延续,IPO募资需求却始终旺盛,这也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问题。“防风险、守底线”,当属时下国内金融市场的政策底线。但在A股市场“无股不押”的背景下,上市公司发生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概率也在不断攀升,这往往容易加剧资本市场“黑天鹅”爆发频率。与此同时,在强化退市率、A股市场加快步入港股化的背景下,市场的未知风险却骤然提升。在政策监管趋严下往往容易放大利空,一旦市场有丝毫风吹草动,抛售压力也会随之而至,加剧股市低迷。
技术分析
技术上看,沪指自6月15日跌破3041-3220点的箱体下轨,指数的趋势由之前的箱体运行趋势转为下跌运行趋势,经过连续的下跌,指数于7月6日创出2691点的新低后短期见底反弹并成功突破20日均线的压制,趋势由原来的下跌运行趋势转为震荡运行趋势,短期指数继续下探且技术指标MACD显底背离形态迹象;后市密切关注2691点的有效支撑,若不破位,指数将于2691-2912点进行箱体筑底,若形成破位,指数还将继续探底。
消息面分析
1、国资投资运作将进入活跃期。近期,国资领域多项改革举措频频落地,改革提速迹象明显。专家认为,下半年,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建立现代化体系目标的背景下,以授权经营体制为主导,以市场化经营为前提,重组、混改、结构性改革、市值管理将齐头并进,改革将从“分项试点”转向“全面协同推进”新阶段。一系列的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将提高国资运行效率,投资运作也将更趋活跃。
2、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昨日获批。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昨日正式获批,这些基金将尽快启动公开发售。业内人士表示,此次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是基金业服务个人养老金的里程碑,将给市场带来长线“活水”。
3、外资加速入场凸显A股配置价值 大市值龙头股仍是布局重点。据统计,截至8月3日收盘,借道沪股通深股通的海外资金已经连续5周净流入A股,单周净买入额超过72亿元。种种迹象表明,今年以来,外资对中国概念股的配置步伐正在加速。特别是受A股被纳入MSCI国际指数利好提振,海外资金净流入规模整体骤增,如今年4月份、5月份分别净流入386亿元、508亿元。从资金的具体流向上看,海外资金主要流向了金融、周期和消费等板块龙头品种。
后市投资建议
任何事件都具有两面性,近期的下跌很多投资者可能亏损惨重,但是对于想获取较低筹码的投资者,对于中长期稳健风格的投资者,反而是千载难逢的机遇,因为暴跌就是风险释放的过程,获利空间大多都是跌出来的;中长期看,经济将向着高质量发展,以科技升级、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驱动的新经济动能将不断加强。新经济和战略新兴产业,仍将是A股今年最大的投资主题,未来核心投资机会在于高科技成长股,中线投资者建议关注高科技成长股,尤其是低位滞涨的绩优次新股,芯片,国产软件以及创蓝筹等强势品种回调后的低吸机会。从投资策略来看,密切关注量能指标变化,不轻易追涨杀跌,而适量在波动中寻找相关量价配合较好的品种为宜,同时要回避边缘品种风险。故操作上,建议参与已回调到位且形态完好的创业板指数中的个股,轻仓介入底部行情确立的个股。选股方面:应重视业绩变动大甚至超预期的影响,规避绩差的,瞄准业绩确定增长甚至超预期的板块、个股;还要关注创业板指数中TMT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股的个股;在脱虚向实的背景下,国家对于高端制造业的重视度、投入度很高,使得未来我国在半导体、5G、电子、军工、新能源车等高端制造领域有望出现多家世界级的企业,包括新兴产业(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软件和集成电路、高端装备制造)中的低位成长股;还有就是依然要关注比较抗跌的,形态上依然处于上涨趋势的,但仍旧处于低位的二、三线蓝筹以及部分受政策预期的题材板块;还可继续挖掘和布局仍处于历史低位、中线有高成长潜力的超跌品种,要注重业绩,不能只看题材。
投资有风险,本文仅供参考
文章转载于互联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