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据媒体报道,银监会当天表示,要深入整治乱搞同业、乱加杠杆、乱做表外业务等市场乱象。
如果没记错的话,这是第一次用上了“三乱”。
如此严厉的词,不由让人想起前不久证监会主席谈到的二精:妖精、害人精。
银监会的动作,是周末刚刚开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,金融监管层打出的第一弹!
信用货币大扩张的好日子,正式宣告结束。
而对那些高负债,高度依赖货币放水推升资产价格、制造泡沫割韭菜,才能赚钱的大鳄与妖精们来说,真正的苦日子来了!
1、 银行的天性
这次银监会提到的三乱,本质上是一个东西,就是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创造信用货币。
我们知道,创造信用货币是银行的天性。哪怕手里只有1分钱,也要贷出去,不然它怎么给存款的人付利息?
而理论上,不管是谁贷了这一分钱,它干了什么,只要不是怕这钱见不得人的,最终还会存到银行里。所以,如果没有准备金的话,这1分钱就能无限次的重复一个过程:贷出又存入,最终创造出无限的信用货币来。
约束银行的货币创造本能,最核心有两条,一个是存款准备金,一个是资本充足率。
存款准备金好理解,吸收了1块钱的存款,留出一部分作为准备金。这样,存贷之间的循环,就不是无限可重复了。目前国内的存准率是16.5%,也就是说100元存款,要拿16.5来做存款准备金不能动。100块钱的存款,理论上最多能循环创造出600块钱的货币。
资本充足率,本质上来说,是限制银行资产杠杆倍数的。比如,目前商业银行法规规定,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%。拿8%的充足率来算的话,这个杠杆就等于限制在12.5倍。
2、道与魔
然而,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
从有这两条红线以来,古今中外,所有的银行创新,都是为了突破或者绕过这两个规矩。
所有的影子银行,归纳起来就一句话:如何放出更多的贷款,创造更多的货币,又不让监管老爸发现或发火。那些让行外人士一头雾水的各种高大上的金融名词,比如什么同业存单、委外理财、买入返售,等等等,说白了就两个目的。
一是减少缴纳准备金,创造更多的信用货币。比如眼下近7万亿的同业存单,它计入银行的存款,但是这部分却不用缴纳准备金,这意味着第一轮贷款的时候,就不用留下16.5%的准备金率,相当于多了1万多亿的存款。所以,银行们自然趋之若鹜。
二是粉饰资本充足率,好创造更多的信用货币。
作为在2013年那一次钱荒之后才大爆发的同业存单,则是这一轮信用货币创造的最大贡献者。这恐怕是这次银监会,将其列为三乱之首的原因吧。
3、货币总量的控制
控制了这三乱,那么,未来货币总量的控制,就有了抓手,因为非影子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,都是透明的,很好管;不好管的就是那些影子银行。在此,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,近日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。在7月16日的《一周政经趋势解读》中,我也试着划了一下:
(这次会议)有两大地方是新的表述,一是控总量,二是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,终身问责,倒查责任。
严控总量,是对货币总体增长提出要求,从这两个月M2增速连续下降的情况来看,未来增速还可能会进一步降低;
严控地方政府债务总量,则切中当前房地产泡沫的要害,因为只有推高地价,才能让政府能够筹集更多钱,也就是负上更多债。要知道,债务总是与抵押物相关,地方政府目前最大的抵押物就是土地,所以,严控地方债,就是严控炒作地价。
而终身问责制,则是要堵住体制上的漏洞,这也是非常有针对性的,地方政府之所以敢于背债,是因为官员一旦因为GDP表现不错,而升迁之后,原地方的债务就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了,成绩是自己的,债是别人的。现在要堵住这个体制漏洞。
从银监会的学习来看,第一个总量控制的要求,今天就动手落实了。5月与6月,M2增速持续回落,掉到了个位数,未来很大可能将进一步萎缩。不仅如此,银行业总资产的增速,也将会进一步回落,这意味着影子银行的步伐就被锁死。中国信用货币大创造的时代,即将告一段落。
这是金融“回归本源”的最根本途径。
所谓回归本源,就是金融的主要功能是服务实业,也就是参与与实际价值的创造,而不是搞财富转移。
从各国的情况来看,信用货币过度创造,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创造体系扭曲。比如说,房价一年就翻倍,这样的情况下,谁还有心思做实业?大家都会去炒房,这是人性决定的。
但罪不在人性,而在于信用货币创造的速度过快。
信用货币过度创造,必然会引起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,这会鼓励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体系,向投机倾斜。
所以,才有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:
金融要回归本源。
而金融一旦真正回归本源,妖精、害人精的赚钱模式,也就难以再行得通了。
毫无疑问,妖精、大鳄们的苦日子要来了。
4、 竖个大拇指
银监会的快速反应,是要树大拇指的。
它应该只是个开始。
昨天新华社也发文《新华社:警惕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等全球金融五大风险》
这说的是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全球大环境,与我6月15日的文章《美国开启4万亿美元消灭计划,中国低身防御》的看法基本一致:
这确实是一个很难得的时机,因为当前的美元指数下行,概率上而言,可能是一个回马枪。而这个概率有多大,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去杠杆情况。
如果中国认为美元下来了,松一口气,得过且过下去,那么未来美元就有可能加速加息,兑现那锋利的一刺。相反,如果中国趁此良机,挤压泡沫,削减资产价格与汇率之间的缝隙,那么,美元的回马枪,就非常有可能变成,只有回马,没有枪。
在此时刻,遥望美帝4万亿美元信用货币收缩的风口,多少富贵贫贱的众生命运,将由这金钱的生灭而颠倒。
5、天道与人道
其实,今天的文章的观点,大部分都可以从我过去一年来的文章中找到。最后,引用5月31日的文章《人民币暴揍空头,隔的什么山?打的什么牛?》中的一段,来作为今天文章的结尾吧:
不难推论,另外一件事情,将是一个大概率: 那就是进一步压制资产的价格。
当然,这个过程必然是进而退一,因为需要防止出风险。但是信用货币增速慢慢下降,大概率在未来几年上演。在今年3月30日的文章当中,我曾谈到,新一轮钱荒将至,未来三年可能看不到头,现在看来,兑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。
其实,这不应叫钱荒。钱荒这个名词,本身就带有偏向性,它有利于货币扩张既得利益者的诉求。
实际上,从来就没有钱荒,所谓的钱荒,本质上是对过去几年来的信用货币滥造的约束与回归,那些上一轮信用货币大创造中的狂欢者,希望用这个词,来逼出不断的货币放水,从而为他们杠杆加杠杆的未来,提供源源不绝的韭菜来收割。
这就是老子所说的:人之道,损不足而益有余。
但任何一个要想正常运转的经济体系,不可能长期“损不足而补有余”,因为那意味着通缩与资产价格的总体大崩塌必然来临,因此不时的回归天道:损有余而补不足,是必然也是智慧选择。
生死同门,盈亏同源。曾经筑起妖精大鳄们,万丈高楼的信用货币盛宴,其实本身就孕育着信用消灭的种子。
可能谁都明白这个道理,奈何人性总是难免:
身后有余忘缩手,眼前无路想回头。